當瑞浦(Anthony Rapp)在松下劇院(Panasonic Theatre)舞台上,娓娓敘述/演唱發生在1996年到1997年間的他的生活故事,劇場內的靜默,掉針可聞,偶爾傳來的吸鼻聲,揪心地催淚,死生契闊,在世的人的悲傷,要多久才能撫平?也許這部瑞柏編寫和演出的單人音樂劇「沒有你」(Without You),正是他的、或也是觀眾的最佳療癒劑。
瑞浦在生活經濟壓力下,拿到一個試演的機會,於是他接觸到那時候正在起步階段的搖滾音樂劇「吉屋出租」(RENT),並獲得演出劇中的主要角色之一馬克(Mark Cohen);「吉屋出租」由強納生拉森(Jonathan Larson, 1960-1996)詞曲創作,根據普契尼(Giacomo
Puccini, 1858-1924)的同名歌劇「波希米亞人」(La Bohime)改編,將19世紀發生在巴黎的故事,更動為20世紀末的紐約,藝術家的生活掙扎仍在,但多了愛滋病、同性戀、雙性戀、跨性別等議題;在外百老匯首演當天清晨,拉森驟死,經家族同意,當天的首演照常,但以簡單型式呈現,演出後,台前台後一陣靜默,直到有人高喊「謝謝你,拉森!」。
瑞浦單人呈現整個過程,在由Daniel A. Weiss領導的5人樂團現場伴奏,由Tim Mascall燈光效果中,簡捷有力地鋪陳故事進展,觀眾也隨著瑞浦一起回到過去,除了拉森的深厚友誼和創作外,瑞浦的母親當時也受癌症所苦,於是和母親相處的生活點滴,和他因演出成功後的盛名交錯;他的同性戀傾向困擾母親,瑞浦以有點喜劇的方式,敘述他和母親間的多次溝通,最後母親終於釋懷;而母子間最大的心願,便是當母親離去時,雙方心裏都不再有疙瘩‧‧‧。
身為演員,瑞浦展現他同時扮演其他角色的長才,他以聳肩呈現拉森的專注、以聲音抽動呈現導演Michael Grief、以甜美鎮定的聲音,呈現出他母親日漸虛弱的健康、他以低沉的嗓音,呈現出拉森的父親;最突出的當屬呈現出歐尼爾女士,她是「真朋友」(Friends in Deed)愛滋病支援團體的創辦人,拉森邀請她對「吉屋出租」演出團隊演講,之後她也成為瑞浦諮詢的對象,當瑞浦眼看母親即將離世,日漸孱弱的身體,實在心碎,歐尼爾告訴他,治療心碎的唯一方法是通過/面對它(The only way out is through…)。
攝影:Nobby Clark
影像提供:Mirvish Productions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