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像一個13歲小女孩寫的日記,竟在日後成為改變世界的10本書之一?更遑論經過好萊塢和百老匯的推波助瀾,寫下「安妮日記」(The Diary of Anne Frak)的安妮法蘭克(Anne Frank,
1929-1945),可說是二次大戰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中,最廣為人知的犧牲者;今年的史特拉福戲劇節(Stratford
Festival),特別推出此劇,史特拉福伯斯博物館(Stratford Perth Museum)並搭配推出相關特展和系列講座,錯過可惜!
一進入艾文劇院(Avon Thetre),一個特殊的包廂陳設於一角,並有義工疏導排隊人潮,進入觀眾席才恍然大悟,原來觀眾們可於包廂中錄製朗讀安妮日記中的篇章,在開演前及中場休息時,於劇院中播放;開演之前,導演Jillian Keiley讓所有演員們集中在前台,一字排開,次第訴說自己的13歲情景、或初戀、或和大戰相關、或甚至親人就是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等等‧‧‧;巧妙地將觀賞者、演出者和安妮寫日記時的時空背景距離拉近。
由Bretta Gerecke設計的全木條鏤空場景,可靈活變換推展,透過Leigh Ann
Vardy設計的燈光效果,可以具體而微地感受安妮一家人和友人藏匿兩年一個月的簡敝空間,演員們輪流說完感言後,逐一拉出原本緊縮入牆的木條裝置,密室空間驀然開展在觀眾眼前。
劇情以時間線性發展,1942年6月12日安妮13歲生日時,獲得一本精美日記本,於是開始寫日記;一家人早先為逃避納粹迫害,於1933年從德國法蘭克福移居荷蘭阿姆斯特丹,納粹控制荷蘭後,一家人無法離境;安妮生日後不久,姊姊瑪歌(Margot)接到納粹黨的召集令,一家人只好匆促躲進安妮父親公司相臨的密室避難,由中心的友人接應日常所需,直到1944年8月4日,他們被告密逮捕,法蘭克一家4人、范丹恩(van Daan)家3人和杜瑟爾(Mr. Dussel)牙醫共8人,被送進集中營,戰後只有安妮父親倖存。
從安妮的角度敘述這段躲藏期間的軼事,也記錄她自己的成長過程,她的青少年身心變化,她對一起躲藏其他人的感覺:她愛父親和姊姊,對母親的負面情緒,漸漸發展對范丹恩家的兒子彼得(Peter)的情愫等;相應於此的對未來的未知恐懼,逐漸減少的物資,困居的限制自由等,如此眾所周知的傷感基調,導演淡化處理,並輔以演員們出戲到舞台一角,朗讀安妮日記篇章轉折,使全劇不至於太沉重悲傷。
此劇的演員們均表現精彩,飾演安妮的Sara Farb活靈活現的展現青少年的古怪靈精,到轉變為女人的成長;飾演安妮父親的Joseph
Ziegler溫暖包容,最後一場得知自己獨活的戲,令人動容;其他如Lucy Peacock飾演安妮母親的神經質,Yanna McIntosh飾演范丹恩太太的務實人性等,在在令人心頭一震;此劇容或感傷,觀後引人深思,將於史特拉福戲劇節演出至10月10日。
(更多訊息:http://www.stratfordfestival.ca)
圖一:飾演安妮的Sara Farb記錄少女的成長過程。
圖二:躲藏的8人最後被告密逮捕。
攝影:侯峻嵐David Hou
影像提供:Stratford Festival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