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文學作品得以流傳久遠,只因為兒童喜歡嗎?還是因為長成大人後的重新閱讀?正在史特拉福戲劇節(Stratford Festival)上演的舞台劇「愛麗絲鏡中奇遇」(Alice
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),吸引全家扶老攜幼前往觀賞,迴響熱烈,也提供了最佳的佐證答案!
此書作者路易斯卡羅(Lewis Carroll, 1832-1898)是位數學講師,在與任教大學校長的3個女兒遊歷泰晤士河時,為他們講的故事,後來修訂集結成「愛麗絲夢遊仙境」(Alice’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),於1865年出版;續篇「愛麗絲鏡中奇遇」,則於1871年出版,兩書均成為他的傳世之作;前者以撲克牌、後者以西洋棋貫穿全書,故事發展天馬行空,天外奇想,大量運用雙關語、諧音等語言遊戲,以及惡搞當代著名童謠或詩歌的胡鬧詩等,充分展現卡羅獨特的奇幻文風。
史特拉福戲劇節於1994年,邀請劇作家James Reaney(1926-2008)將「愛麗絲鏡中奇遇」編寫為舞台劇演出,並於1996年再度上演;此次邀請Jillian Kelley導演、Bretta Gerecke設計的全新製作,將劇中關於鏡子的主題,例如:對稱、時間逆轉等原素,發揮淋漓盡致,帶給觀眾嶄新的視覺想像和觀賞經驗。
一走進艾文劇院(Avon Theatre),大廳中以紅色標竿區隔開來的鋼琴,引發不少好奇的猜想;在大家排隊進場時,一位「類愛麗絲」的演員,不知何時出現在鋼琴旁,有時彈奏些不成調的單音,有時在鋼琴附近躲藏,吸引所有目光焦點和無數的閃光燈,還沒進場就先和大小觀眾們玩起遊戲!
愛麗絲在起居室和黑貓們說話,房中的鏡子和西洋棋引起她的注意,爬上大鏡前看個究竟,突然跌入鏡中,發現一個左右相反、時間倒轉的世界,碰上許多超乎想像的人物、會動的花草、特殊的昆蟲、動物等,連她自己都變成棋盤上的棋子,要走到特定的格子上,才能從士兵變成皇后‧‧‧。
表現在舞台上,Bretta Gerecke特別設計的角色造型和棋盤相映成趣;Kimberly
Purtell設計的燈光,更加強舞台奇異效果;Dayna Tekatch的編舞,使整體演出更為活潑;一班素質精良的演員們,一人分飾數角表現精彩;飾演愛麗絲的Trish Lindstrom、飾演紅皇后的Cynthia Dale,表現搶眼;導演Jillian Kelley的巧思,無論是煎蛋的過程、奇想世界的建構、或是從天而降的小糖果,都讓全場觀眾猶如愛麗絲一般,進入劇場舞台的奇妙世界;此劇宣傳適合所有年齡的小孩觀賞,其實也適合所有尚具赤子之心的大人前往體驗;將於艾文劇院(Avon Theatre)演出至10月12日。
(更多訊息:www.stratfordfestival.ca)
圖一:愛麗絲(Trish Lindstrom飾演)進入奇幻的鏡中世界(攝影:Cylla von Tiedemann)。
圖二:全劇演員(攝影:Erin Samuell)。
影像提供:Stratford Festival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