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/13/2014

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

加拿大歌劇團(Canadian Opera Company)是加拿大最大、北美第五大歌劇製作公司,秋季公演於四季中心歌劇院(The Four Season Performing Centre of Arts),再度推出義大利歌劇大師浦契尼(Giacomo Puccini, 1858-1924)的作品「蝴蝶夫人」(Madama Butterfly)沿用1990年的首演版本、1994199820032009年之後的製作,全場爆滿的觀眾席,足見浦契尼歌劇的超強魅力。

歌劇大師浦契尼的作品,常以寫實主義的手法,描述令人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,戲劇與音樂的感染力,使其作品較其他古典作曲家,更貼近觀眾內心;例如:「波希米亞人」(La Bohème)中,對波希米亞人生活情景的描述;再加上異國情調的點綴,包括:「托斯卡」(Tosca)中的法國悲劇、「杜蘭朵公主」(Turandot)中,遙遠中國公主的遭遇、或是「蝴蝶夫人」中,日本年輕藝妓的悲愴一生;也因此,其故事題材曾被多次改編為不同媒體呈現;其中的經典音樂名曲,更常於不同的節目中出現。

「蝴蝶夫人」是發生於1890年代、日本長崎的真實故事;浦契尼於1900年觀賞由David Belasco寫成的同名舞台劇後,受啟發改編而成此歌劇,並於1904年於米蘭斯卡拉歌劇院(La Scala)首演;之後經浦契尼重新大幅改寫,而成今日盛演不墜的歌劇經典:時空背景設定於1900年左右的日本長崎,風流的美國海軍上尉平克頓(Pinkerton),經由掮客媒人五郎(Goro)介紹,認識年輕藝妓蝴蝶(Cio-Cio San),不理會美國領事的勸告,平克頓與蝴蝶結婚,引起眾人議論,蝴蝶也因而被家族譴責;婚後不久,平克頓返回美國,蝴蝶日夜期盼他歸來,卻不知他已另外結婚;三年後,重返長崎的平克頓,從領事那兒得知,癡心的蝴蝶為他生了個兒子,請妻子出面,希望領回孩子;萬念俱灰的蝴蝶,同意歸還小孩,支退女僕後,以父親遺留的劍自盡。

此劇由劇壇巨擘Brian Macdonald導演、Susan Benson場景暨服裝設計、Michael Whitfield燈光設計,簡易的木質素材、手染的和服質感、大量留白的舞台,具體而微地創造出日本風格氛圍,並給予表演者富彈性的表演空間;演出者大量的日本人行為模式呈現,更對照出文化差異悲劇的不可避免。

觀眾越是耳熟能詳的作品,對於演員們來說,突破既定印象的挑戰越大;此次演出安排兩組演員輪流上場,筆者觀眾的場次,飾演蝴蝶的女高音Kelly Kaduce,將其個性的剛烈,外柔內剛表現無遺,歌聲高亢而具情緒感染力,年輕人的天真浪漫、對愛情的無二專一,當她從容優雅撩起一頭長髮,手持匕首刺向自己脖子,觀劇經驗多時如我,仍不免要掩面歎息,眼角含淚;其他演員的表現恰如其分:飾演平克頓的Andrea Carè、忠心女僕的Elizabeth DeShong、熱心協助的美國領事George Dahl等,演出精彩;加上由德國指揮Patrick Lange領軍的加拿大歌劇交響樂團及合唱團,帶給觀眾一場經典歌劇完美呈現的高度視聽覺饗宴!此劇將演出1031日。

(更多訊息:www.coc.ca)


圖一:蝴蝶(右:Kelly Kaduce飾演)命令女僕(左:Elizabeth DeShong飾演)離開。
圖二:蝴蝶(左:Kelly Kaduce飾演)對平克頓(右:Andrea Carè飾演)一往情深。
攝影:Michael Cooper           
影像提供:Canadian Opera Company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